野孩子:不要问山高路远我是谁18 岁的我从北京附近的小县城考到了兰州大学。当时选择兰州,多少是受乐评人颜峻的影响,在他的文章里,兰州是一个摇滚重镇,中国的西雅图,还有一支传奇的民谣乐队—野孩子。也许是觉得兰州两个字放在一起挺好看,内心强烈的出走愿望,还有地图上看起来足够远的物理距离,使得上大学看上去是一次荒诞的出走:北京西站到兰州站的 K56 列车耗时 24 小时,过了西安,便是一成不变的荒山,一荒就是 12 个小时,从天水到兰州,需要钻过 56 个黑漆漆的山洞,在每年四次这样的穿梭中,我开始了自己荒凉孤僻的青春。
2000 年左右,兰州还不是一个发达的城市,甚至没我们这北京边上的小县城好,滨河路上还几乎什么都没有,一座铁桥孤零零地跨过浑浊的黄河水。月亮照在铁桥上,孤寂和落差感就这样罩在 20 多岁青春躁动的心上。
上大学时,我根本没心思上课,幸运的是学校旁边有家叫非主流的音像店卖打口带、独立摇滚杂志和私印的牛皮纸文艺片 DVD。在这些东西的给养下,靠着摇滚乐的力量和对六七十年代国外摇滚乐里呈现出的幻想,以及兰州为数不多的几位做乐队和拍纪录片的朋友,我在网吧和摇滚乐论坛 QQ 群里活了下来。
从兰州大学毕业,坐 24 个小时的火车,穿过兰州到天水的 56 个山洞,我又回到了北京。在兰州火车站,全班同学在班干部的组织下,送别每一个人,我还认不全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却也在这熟悉又陌生的离别中挥泪了。大学四年,跟学校的关系疏离到只混到一张毕业证的地步,而因为喜欢摇滚乐这些文化,又是学新闻出身,我开始在摇滚杂志上发表乐评,做兰州本地的乐队和纪录片导演的采访,参与地下演出组织,在酒吧里混着玩,放 DVD,跟搞摇滚的不良青年谈恋爱以及分手。在火车站那个该来送我的人没有来送我。
火车上我一直在反复听的就是野孩子的《咒语》。在兰州的这些年,颜峻回来过几次,带着舌头、宋雨喆、王凡回来演出。那时候,低苦艾的刘堃是商学院一名喜欢摇滚乐的普通文艺网友,而野孩子乐队在北京已经有了河酒吧,定期举办演出,小河、万晓利、谢天笑、左小祖咒也在那经常演出,颜峻、尹丽川、廖伟棠这样的诗人也在那里汇聚,甚至张玮玮、郭龙担任了替补乐手和兼职跑堂的职务。这些我是在摇滚乐杂志上看到的。既然兰州没有这些,那就去北京看看吧。
“你那善良的姑娘,在别人的怀里,慢慢将往事埋葬。”那时候希望时间赶紧像堆积的落叶一样把往事埋葬的冲动感,多于对这个城市的留恋和对青春期的缅怀。
多年后,兰州的朋友问我,你什么时候回兰州?“回兰州”这三个字用兰州普通话说出来有种独特的韵律感,我说:“算了,我也配不上这个回字。”
在北京的市中心,三环以里,来自郊区小县城的我依然人生地不熟。颜峻老师出于面子和人情,把我带到了他太太乔颖的报社做实习生,后来我在《北京青年周刊》做了八年,创办了文化副刊,成为第一任文化主笔。
摇滚社区的网友带我吃了第一顿饭,坐着 406 路公共汽车去一个叫单店的地方找其他网友玩,一起去吃其中一个网友做的西红柿臊子面,喝燕京啤酒。据说那时最流行的方式就是我们来自西北的这些人做上一锅臊子存在冰箱里,然后每顿只蒸米饭或煮白皮面,就着臊子能坚持一个星期。如果有朋友来了的话,臊子的消耗量就会大一点,就得再煮上一锅。
大家那时见面仍以论坛 ID 相称,一起结伴去看演出,从豪运俱乐部、无名高地酒吧、13 Club、D22 到愚公移山和 Mao 星光现场。看着面目狰狞的金属乐队用电风扇吹着飘扬的头发,看着英伦乐队骚气地盯着自己的匡威鞋,看着朋克乐队喝多了在台上吐在台下拿啤酒瓶子打架,看着实验乐队在台上发出装修和杀大象一般的声音虐自己虐别人,以及看着民谣音乐人一把吉他一个人唱着一个时代的哀愁,凄凄苦苦推杯换盏地度过一夜又一夜。
2007 年,13 Club 演出,一晚上演出门票能赚 200 块钱,那些摇滚乐队一晚上能演十来组,大家演完就蹲马路牙子上喝酒等早班公共汽车。
虽然每个白天不知所云,还要写周杰伦、蔡依林、罗志祥的稿子,但是每个这样的夜晚,都觉得混乱而充实。
我工作的报社在工体南路,离三里屯南街只有不足 1000 米的距离,排版加夜班结束的时候,我会晃到这条街上打车回家。黑夜中,圆形灯的出租车是一块二的,菱形灯的是一块六的。那时的三里屯南街已经没有了河酒吧,摇滚乐杂志上描绘的冒着热气的乌托邦场景,我依然没有遇到。
记得我刚来北京的时候,还有兰州的朋友给过我小索的电话号码,说他人很好可以让他照顾你,电话还没打,他就去世了。
2005年,冬天,缅怀小索去世一周年的演出,在新豪运酒吧,狭窄的场地内摆满了白色的蜡烛、菊花和百合花,气氛宁静而萧索。舞台上的音乐人挨个演出,说着伤痛和可惜的话,也是在那一次演出听到了谢天笑版本的《生活在地下》。
谢天笑的山东口音和类似囚歌的唱腔让这首歌格外悲凉,我记得当时有个长头发的青年人坐在舞台下面第一排失声痛哭,那个人就是后来树音乐的老板姜树,他也是那场纪念演出的组织者之一。
后来,野孩子的另一个灵魂人物张佺独自去了云南大理,离群索居,弹冬不拉,改编民歌和传统曲子小调,去街头卖唱。音乐是生活方式,而不再是用于表演的行当。
2007年,《滚石》杂志中文版落地北京,郝舫是主编,李宏杰是执行主编,我作为国内采访过最多音乐人的记者每月撰写专门的深度报道。人物采访是我最擅长的写作方式,我可以不惜笔墨地去写我喜欢的独立音乐人,不会因为他们太小众没人知道而压缩版面。
2008 年 10 月,我约了“忧伤的手风琴手张玮玮”做采访,那时的他在《恋爱的犀牛》做现场音乐,每天骑着二八自行车载着他重重的大手风琴,去蜂巢剧场上班,他自己出了个现场录音版本的 EP《我等着你回来》,里头的文艺小曲俘获了一大批新的文艺青年,这大概是一个新闻由头,而作为一个对河酒吧、野孩子,以及IZ、旅行都感兴趣的音乐爱好者,张玮玮就像一把打开这些尘封故事的钥匙。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特别灿烂的秋日下午,阳光透过树荫洒在东棉花胡同里,在地上形成好看的树的影子。我和张玮玮约在江湖酒吧聊天,他点上一支细细的香烟,无须多问,那些故事就像泉水一样涌出来:河酒吧于 2001 年由来自兰州的民谣乐队野孩子创立,地址在三里屯南街。河酒吧定期举办演出,是中国早期 Livehouse 的雏形。在这里演出的主要是野孩子乐队、万晓利、小河、王娟等民谣音乐人,而左小祖咒、舌头乐队、废墟乐队等也经常在这里演出,可以说河酒吧就是中国当代民谣的“母亲河”。不仅如此,这里也是诗人、乐评人、艺术家和外国友人的汇聚地。在新世纪最初那几年,人们没有过多的压力与,享受音乐、啤酒与爱才是每天生活的主题,一片小小的河酒吧,就像一个小小的乌托邦。
在他的故事里,我知道了张玮玮和郭龙是两个来自甘肃白银的不良青年,1998年追随野孩子来到了北京,开始了自己对音乐梦想的征程。后来河酒吧关闭,野孩子解散,张玮玮和郭龙就在北京的各个区县辗转居住,在各个酒吧工作,在各个乐队中当乐手,在各个酒桌上喝醉,在各个城市中旅行……
2010 年是河酒吧十周年,张玮玮带头发起了一场纪念演出,周云蓬、万晓利、小河、吴吞、张玮玮、郭龙、张佺、张浅潜等诸多音乐人一起参与。名字是“静水深流—纪念河酒吧十周年”民谣剧场演出。在麻雀瓦舍的小剧场连演两天。那是我第一次作为制作人和策划者,参与民谣现场的演出。张玮玮整理了大量当年在河酒吧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并对当时活跃在河酒吧的人做了视频的采访和记录。我跟他一起,细致地梳理了这段中国民谣的历史,逐渐意识到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群人,对于中国的音乐文化生活意味着什么。在这些人身上,你可以看到当代民谣不是工业化的产物,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异乡人被音乐感召,来北京圆梦,从酒吧翻唱开始逐渐有了“唱自己的歌”的意识。他们在城市角落辗转流离,试图找到一个出口,然后河酒吧出现,让异乡人们有了精神的归宿和狂欢的地方,大家聚在一起,真切地表达着自己也体验着对方,生长出日后的无限可能。
那次纪念演出,除了高品质的音乐,还有视频、影像、灯光、舞台装置的全方位结合。作为制作人的我手忙脚乱地定灯光音响,排演出流程,做预算订盒饭买矿泉水,也开始从一个记者的轨迹逐渐偏向了演出策展人的角色。那次演出结尾,当张佺、张玮玮、郭龙第一次清唱起《黄河谣》的时候,我甚至有了小小的使命感。
从家乡到兰州,从兰州到北京,这十年的漂流终于向我显露出意义所在。而接下来,机缘巧合,这样一台精心排演的节目,后来去了法国和港台地区,我也跟着这些乐队一起奔波于各个国家和城市,开始了民谣“走江湖”的一段日子。
“走江湖”这个词是乐评人马世芳起的,2011 年年末到 2012 年年初,我带着这十几个音乐人一起,第一次办理港澳通行证和入台证,经过无数繁琐的手续,终于将内地民谣带到了香港半岛、。我们在香港艺术中心、台北华山艺文空间的 Legacy 等做正式演出,老周的人文关怀、小河的古灵精怪、晓利北方的沉静和严肃、野孩子特别乡土的气息又特别优美的和声,这些都让到场的人眼前一亮。万芳、张悬、罗思容、曾淑勤、陈升、夏宇、吴楚楚、张培仁、陶晓清、马世芳、张铁志、翁嘉铭、黄连煜、张四十三……所有台北文艺界的大佬都是台下的观众,那一刻感觉特别梦幻,正如野火乐集的熊姐所说:“可能现实多了,梦就少了。我们要从现实里找梦,而关于这次文化演出的意义,也许几十年以后,我们会知道我们今天做了什么。”
后来我们又去了魔幻的台东,那是胡德夫、陈建年、巴奈的故乡,弥漫着乡野的自然气息,这才是真正高手云集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族人都会唱歌,每一个人的歌声都辽阔而自在。我们去山上的原始部落里一起种小米,播种的大婶唱起《南海姑娘》,声音比邓丽君还甜美,而在铁花村的演出,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回到了自然原始的故乡。演出结束后,野孩子最后一场演完时,我们一边弹着琴一边唱着一声声的“娜鲁湾,Ohaya……”就这样一路高歌,彼此作别,感觉人生有了这样一趟奇幻的旅行,也正是“民谣音乐”作为神奇的连接,能让人和人之间发生如此奇妙的关系。
从回来,我带着满满的记忆和一张 8G 的照片存储卡,以及在这段密集的工作中积累的全新的工作经验和思维方式,投入现实生活中,我辞掉了《北京青年周刊》文化主笔的光鲜工作,决定与中国当代民谣开始一段新的路程。
2012 年年初到 2013 年年末,我从未如此密集频繁地从北京出走去其他城市。作为民谣经纪人,我跟着野孩子等民谣音乐人辗转全国,从青岛到乌鲁木齐,从广州到内蒙古,这不是文青式的“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更像是贴近音乐和生活本身的一次田野调查。但我始终都有一个记者的视角和思维在。每个音乐节的举办方式、每个 Livehouse 的 经营模式、每个城市民谣爱好者的人群画像、每场演出的用户购买习惯分析,所有这些都要细细观察,存入笔记本电脑的一个叫“走江湖”的文件夹。那段日子的细节很多,看到了更多普通人,他们贴近音乐、贴近生活的方式,也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野孩子、老周、小河、万晓利等人作为艺术家和生活的智者,也影响着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现大家日益都变成素食、喜欢花毛衣、生活朴素多彩、内心丰富而单纯的人。回想起来,这也许是这一段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后来,张玮玮和郭龙陆续离开了北京,搬到了云南大理跟张佺会合。“我们本来就是生活在地下的一群人,跟主流没有任何关系,现在地下这个环境不存在了。”来到大理后,三个人用很少的钱租了一个很好的院子,每天下午两点开始排练,包括“野孩子”时期的作品和一些新歌。他们每天吸收着天地阳光植物带来的气息,筋道地糅进音乐之中,然后选择喜欢的季节定期出来演出,做相关活动,像候鸟一样按季节迁徙。
我们就本能地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民谣演出和文化活动,也吸引到很多独立音乐厂牌的关注,大家纷纷抛来橄榄枝,说要签约一个民谣厂牌。我觉得这不是我能决定的,音乐人有他们完整的人格和人生轨迹,我只是个旁观者和助理的角色。他们的人生视野选择,由他们自己决定就好。
我个人不愿意去任何一家传统唱片公司任职, 2013 年 11 月底,带着这些独立音乐运营的行业经验和对音乐的热爱,我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还非常小的一家音乐众筹网站—“乐童音乐”,希望我这些肩挑手扛的江湖经验可以帮助更多的音乐人。
2014 年 10 月,是小索去世的第十年,已经签约树音乐、正式重组的野孩子乐队在后山艺术空间举办了十周年纪念演出,试图用更现代的方式重现当年河酒吧的风貌。当年在河酒吧墙上的那条蓝白相间的河的背景墙被做成了装置艺术作品。在河酒吧时期的珍贵照片也展览了出来,现场还有一些野孩子唱片及周边产品的售卖展示,据说纪念小索的纪录片也在筹备之中。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已经不是一场演出,而是对一个时代的立体回顾。
也只有在纪念的名义下,这些民谣音乐的高手们才会会合在一起,大家就像各路侠客一样亮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小河弹阮,宋雨喆弹曼陀铃,李铁桥吹萨克斯,吴吞用一管自己做的尺八,张玮玮回归手风琴,野孩子乐队的和声已经又到了更开阔丰富之地。大部分的音乐人已经不再是用一把吉他表达思乡之情和对城市生活的纠结,更开阔,更丰富,更深入。哪怕是万晓利的缺席和张浅潜的临时加入,也代表了他们当下的状态。
这时的演出,已经不需要我来操办组织,我和台下的观众一起静静地看着,身边的年轻人占多数,陌生的面孔闪着微光,他们也许不了解这段中国独立民谣音乐的历史,但依然能被现场的音乐或氛围所打动。
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下午,微信朋友圈突然传出麻雀瓦舍倒闭的消息,这个承载我们几乎所有美好演出记忆的场所,就这样没有任何仪式和预兆地画上了句号。这些年来,这里做过无数次野孩子、张玮玮、小河、万晓利、周云蓬和其他民谣音乐人的演出,每次经理邵强都会贴心地为大家准备好一切设备和后勤补给,豪气的钱老板都会准备一只烤全羊和上好的酒菜跟大家欢聚到天亮。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演出的空间,还是一个新民谣继续发展的情感延续。所有的演出瞬间、幕后花絮、温情故事,就随着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消息而画上句号了吗?
此时,已经签约的中坚民谣音乐人和新生代,如麻油叶、程璧、陈粒等新民谣音乐人纷纷走向了大剧场和体育馆,Livehouse 走到尽头了吗?民谣改朝换代了吗?麻雀瓦舍的倒闭是不是证明独立音乐是个伪命题?我接到了无数的采访,因为我在那做过很多场民谣演出,我想说的是,有多少个温情脉脉的夜晚,就有多少个赔钱的生意,因为好的音乐和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对好东西的痴迷和热爱是不计成本的。音乐不能只变成一门好生意。
2015 年 10 月 24 日这一天,会被载入史册,2015 年是野孩子乐队成立 20 周年,用了20年时间,野孩子终于进了工育馆。
在宣传文案上,野孩子是“中国当代最好的民谣”。这句话喊出去,引起了无数的关注。我只知道张佺、马雪松、武锐、张玮玮、郭龙依然像一支严密的队伍一样,在大理排练磨炼,为了在舞台上有一次完美的绽放。“黄河的水不停地流,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月亮照在铁桥上,我就对着黄河唱。”每次野孩子的演出临近结束,乐队成员就会放下手上所有的乐器,闭上眼睛,双手扣在膝盖上,庄重地清唱出《黄河谣》这首歌,他们的吟唱像回族人诵经,更像一个仪式。
而此次工体上的这个仪式,神圣、庄严、文艺质感,内敛却也抒情。精美有质感的灯光舞美和最专业的音响设备让这场演出树立了一个民谣演出的标杆。胡德夫、周云蓬、吴吞、万晓利、小河等黄金嘉宾阵容也让这场演出呈现了极高的品质,蓝色的舞台灯打在的树叶上,变成了绿色的,人生的四季,也在舞台上快速呈现流转。演出结束后,我作为前任经纪人,被乐队成员口播感谢,名字还写到了末尾的字幕名单里,我感动得受宠若惊,眼泪飞奔。属于我的关于野孩子的共同成长的经历也就结束了。但大家依然相映在彼此的心里。 ( 201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