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为促进绍兴市体育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增强人民体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体育现代化强市建设,根据《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从本市实际出发,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十三五”时期,绍兴加快体育发展改革,促进体育科学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体育强市的要求,以打造“国际赛会目的地城市”为目标,构建了体育改革先行、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实力提升、体育产业提质增效、体育文化氛围浓厚的体育发展格局,体育发展水平取得了显著提升。
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继在全省率先实现体育强县全覆盖之后,2019年绍兴市本级及6个区、县(市)全部通过省级“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评估,为省内第二个实现“全覆盖”的地市;在全省率先申报创建全国全动健身模范市,柯桥区、上虞区率先申报创建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区;全市已实现区、县(市)体育总会全覆盖,在乡镇、街道实现“1+5”体育组织全覆盖。体育社团实体化改革成效明显,有20个市级体育协会主要负责人由社会人士担任,与体育部门脱钩。全民健身相关指标得到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1.84平方米上升至2.74平方米,增长了48.91%,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由9221人上升至14048人,增长了56.2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由1.84人上升至2.8人,增长了52.17%;体育社会组织数量由167个增加到197个,全市国民体质合格率达从91.7%提高到93.4%(2019年),经常参加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0.8%(2019年)。
竞技体育实力提升。重视特色创建,2016年绍兴市体育运动学校(简称“市体校”)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5所县级体校创建为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创建省级阳光基地学校13所,创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67所、省级足球特色学校69所。加强设施建设,相继建成上虞区体育中心、柯桥区射击馆、新昌县游泳馆等一批训练场馆,2019年底启动新市体校建设。探索体校改革,推动柯桥区体校与普通优质中学共建,形成体教融合模式的新型体校,嵊州、新昌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力量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模式。强化人才引进输出,先后聘任前国家女排主教练俞觉敏、前法国羽毛球主教练陈刚分别担任绍兴排球队和羽毛球队的总教练。累计向上一级训练单位输送运动员53人,安置省队退役的优秀运动员58名。“十三五”期间,绍兴籍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4个、亚洲冠军17个、全国冠军264个,打破2项世界纪录、2项世界青年纪录。在2017年全运会上,我市健儿获得金牌13枚、银牌9枚和铜牌12枚。谢震业在国际钻石联赛上以19秒88的成绩打破男子200米亚洲记录。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中,潘旦旦在女子赛艇轻量级单人双桨500米决赛中,以1分45秒917的绝对优势获得本次比赛第一名。王椋瑶在2020年夺得国际雪联积分赛德国站冠军,成为冰雪项目浙江省本土运动员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体育产业赋能城市。2019年绍兴体育产业总产出132.86亿元,增加值52.70亿元。自2018年起,设立2000万元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全市体育产业发展;2020年上虞区设立1000万元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柯桥区也设立1000万元(第一年2000万元)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在竞赛表演方面,绍兴市引进国家级提升品牌赛事超过140场。绍兴以“水陆国际双马”为龙头,积极打造“水马”系列赛、“越马”系列赛,各区、县(市)利用特色山水文化资源,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体系。在健身休闲方面,全市拥有省级运动休闲基地1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个,体育旅游精品线年,柯桥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并荣获“世界休闲城市”称号。2020年,绍兴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首批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在体育彩票方面,“十三五”期间体彩总销售量达59.19亿元,筹集公益金总额超过4.2亿元。
体育设施日臻完善。2018年,绍兴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各区、县(市)大型体育场馆“一场两馆”的全覆盖。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18789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4平方米。市奥体中心、柯桥轻纺城体育中心等场馆设施全省领先,上虞华通体育馆、诸暨杨家楼文体中心、柯桥酷玩小镇等成为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的典型。在群众身边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全市完成了105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实施了500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建成了35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和轮滑公园,建成了48个拆装式游泳池和86个百姓健身房和57个“体育+公园”。
亚运筹备稳步进行。成功申办了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篮球、排球、棒球、垒球、攀岩5个项目比赛和足球项目训练。为高质量完成亚运会工作,绍兴出台了《绍兴市亚运城市行动计划(2020—2022 年)》。全市已开始棒垒球文化中心、市奥体中心、轻纺城体育中心、羊山攀岩中心、柯南足球训练基地的新建和改造工作,市奥体中心体育馆成为全省第一个改造完成的亚运场馆。围绕亚运会,绍兴举办了亚运会倒计时二周年“绿水青山大联动”东方水城嘉年华活动,打造了“全民健身与亚运同行”等群众体育系列主题活动。
体育改革有序推进。在2018年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市体育局从市文广局中分离单列,成为政府组成部门;6个区、县(市)在本次机构改革中均设为教育体育局,为体教融合提供体制保障。“十三五”期间,绍兴印发了《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绍政办发〔2020〕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绍政办发〔2019〕7号)、《健康绍兴2030实施计划》、《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绍政办发〔2016〕59号)、《绍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绍政办发〔2016〕53号)等政策文件。市体育局近年来主导编制了《绍兴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专项规划(2020—2035)》《绍兴市智慧体育发展规划(2019-2025)》《绍兴市体育旅游发展规划(2020—2025)》《绍兴市户外运动规划(2018-2025)》《绍兴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等多项规划,指导和推进绍兴体育改革。
“十三五”时期我市体育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与短板。主要体现在:一是体育发展不够平衡。体育场地设施等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地区间、城乡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二是竞技体育规模偏小。市级训练单位实际开设的训练项目11项,仅占省运会设置项目的23%,在同类城市中项目设置最少。三是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低。2019年,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值132.86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0.911%。体育消费潜力未得到有效释放,体育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还不够高。四是体育改革力度不大。推动实施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仍有不足,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改革创新成果还不够多。这些短板问题制约着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进入新时代。“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新时期,绍兴体育抢抓先机,打造自主品牌,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抓住新机遇。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中心东移,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体育方面话语权逐步提升,将接连举办冬奥会、亚运会等国际重大赛事,其中亚运会将是是绍兴打造国际赛会目的地城市、提升体育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机遇。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将推动体育领域的变革,智能场馆、智能训练系统、可穿戴设备在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拥抱新发展。“十四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迈入新阶段、迎来新发展。习总对体育工作高度重视。2020 年 9 月 22 日,习总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线 个重要”的新定位、作出了“9 方面工作”的新部署,体育事业首次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被赋予了新的战略定位和独特价值。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了体育工作顶层设计。2019 年,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随后,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了学校体育、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体教融合、体育消费等重量级政策文件。
发挥新优势。承办杭州亚运会对推动绍兴市体育场馆、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提升,为未来举办高水平赛事、品牌群众活动提供了有力条件。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高,全市每年举办上千场群众性体育活动,并形成了“水陆国际双马”、女排世俱杯等影响较大的系列体育品牌赛事。社会力量成为绍兴体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促进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引进了一批大众喜爱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及活动,推进了体育场馆建设、健身服务拓展以及赛事赞助升级。体教融合成绩突出,新型体校的建设推动了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优质资源的共享。
应对新挑战。逆全球化现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努力扩大内需、打造自主品牌,将是绍兴体育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体育发展也面临新挑战。全球疫情反复、防控形势复杂,全民健身活动受到制约,体育赛事活动不确定性增加,体育对外交流受到限制,体育产业发展受到影响。需要把体育事业发展纳入“全民健康”大局,纳入公共卫生、公共治理、公共安全大局。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体育工作的各项工作要求,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大力弘扬体育精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体教、体文、体医等融合发展。紧紧抓住亚运筹备和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契机,加快推进智能化数字体育改革步伐,提升基层体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更好地发挥体育在健康绍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助力绍兴加快实现“四个率先”战略目标,努力为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展示更多的“体育元素”!
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共享。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以增强人民体质、促进幸福生活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公共体育产品供给,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充分用好公共体育资源,让体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协调。遵循体育发展内在规律,做好体育发展顶层设计,理顺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关系,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兼顾奥运项目与非奥项目,实现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体育与医疗、教育、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培育体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坚持依法治体,科学规范。强化法治理念,把体育纳入法治轨道。树立规则意识,尊重国际国内体育法规,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重视体育行业规范制定,规范经营主体行为,保证体育产品和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体育发展环境。
通过深化体育改革和加大体育投入,显著提升体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实现全民健身踊跃参与、竞技体育人才辈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体育设施完备便利、体育文化氛围浓厚,不断推进绍兴体育现代化强市建设,努力将绍兴打造成为“国际赛会目的地城市”。
——数字化体育改革在全省领先。以数字化改革引领体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场馆经营、赛事经营改革,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体育社团实体化改革,建立健全体育行业规范。全面开展数字化智慧体育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建设整体智治的体育治理体系,实现体育政务服务和管理“一张网”掌控,全面展示体育之美、体育之力、体育之强,推动体育事业成为“重要窗口”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体育现代化创建在全省领先。积极创建全国全动健身模范市,争取首批创建成功。继续加强群众身边体育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水平,力争人均场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以上。加强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努力实现各区、县(市)“一场二馆一中心”全覆盖;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亚运会场馆新建和改建工作,满足赛事需求,促进整体提升。加大体育现代化强县(市、区)创建工作,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强县(市、区)全覆盖。
——体育惠民行动居全省前列。不断加大体育惠民力度,积极推进体育类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完善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模式和机制,形成市、县级综合运动会四年一届、街道乡镇级全动会三年一届、社区行政村级趣味运动会每年一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举办体育活动。充分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积极性,发挥服务社会功能,强化群众身边健身指导,到2025年,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入库数达到18000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比达到44%,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
——竞技体育实力居全省前列。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体校改革发展,建设新型体校,着力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扩大竞技体育项目规模,重点抓好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发展和培养更多有势力项目,实现竞技体育项目更大范围突破,提升综合实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发展,增加在训运动员数量,常年注册运动员保持在12000人以上;新增国家一级运动员300名、二级运动员1000名、高级教练员15名、国家一级以上裁判员300名。实现大赛成绩突破,力争奥运会有奖牌,亚运会有金牌,全运会成绩全省前列。
——体育产业规模有大幅度提升。积极开展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力争成为全国体育新经济示范城市。积极推进《绍兴市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借绍兴承办杭州亚运东风,努力打造赛事经济和国际赛会目的地城市。积极培育体育规上企业,力争培育3家以上体育上市公司,创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3个以上,省级运动休闲基地5个以上;大力提升体育产业总值,力争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以上,体育彩票总销售额达60亿以上。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体育制造等重点业态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居民体育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不断提升。
——体育发展影响有大幅度提升。大力弘扬体育精神,不断丰富体育文化宣传形式,增加体育对外交流,大力倡导“天天锻炼、天天快乐”的群众体育理念,筹建绍兴体育博物馆,推进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培育一批优秀体育文化作品,打造一批富有绍兴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努力把绍兴打造成为彰显体育之美的体育文化新高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体育发展的积极性,深化与沪杭甬、长三角等区域的体育合作,不断提升体育与教育、文化、医疗、康养、互联网等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力争体教深化融合列入全省乃至全国试点改革,努力实现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打造绍兴市数字化智慧体育平台,全面提升全市体育信息化,构建管理上高效协同,服务上普惠便捷,技术上互联互通的智慧体育服务体系。坚持“整体智治”理念,大力推广应用“浙政钉”和“浙里办”,加快实现“掌上办事”“掌上办公”。建设全市体育局数据归集共享管理系统,打造体育“一张网”协同治理数据“驾驶舱”,实现体育研究、管理、决策精准化、可视化。健全公共体育“一站式”服务系统,实施数字体育“引领工程”推动训练管理智慧化发展,建成优势运动项目的训练管理一体化平台,提高训练过程和训练状态监控的科学化水平。打造体育赛事“一站式”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支撑体育赛事管理工作。建设体育产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数字体育建设融入体育产业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发挥数字体育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
深入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制定和完善绍兴市社会力量办体育政策体系,推动改革延伸扩面。主动向社会和市场释放体育资源,完善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体育的制度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以合资、独资、PPP 等模式参与体育设施的建设,以委托经营、特许经营、协作经营等方式体育场馆运营,引导有条件的场馆实行集团式管理。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科学健身指导、科动训练等方式和路径,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体医融合实体机构。推进赛事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赛事扶持激励机制,优化提升体育赛事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多样化运营模式,完善以市场化为主的办赛机制。持续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路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支持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专业体育训练课程和指导。
推进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利用现代企业制度对场馆进行经营管理。创新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包括学校场馆在内的各类国有场馆建设与运营,通过社会资本独资、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共同参股等形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场馆建设运营。加强对运营方场馆经营内容的指导,依托场馆办运动队,将场馆运营与赛事运营、全民健身统一规划,以赛事盘活大型场馆,以全民健身盘活中小场馆。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场馆建设的优惠政策,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制定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制度,明确公共场馆的收费标准与开放时间。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推行运动区域与教学区域分开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提升场馆利用率。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提供适当补贴。明确各类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管理责任主体,建立日常维修维护制度,开发智能场地维护系统、线上报修系统。
鼓励社会力量成立赛事运营公司,举办各类商业性赛事和群众性赛事,允许赛事所有权归社会力量所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体育社团、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群众性赛事、青少年赛事。协助社会力量做好媒体资源联系和赛事宣传工作,提升各类赛事曝光率,扩大赛事在全省、全国、全球的影响力。体育部门联合市公安、、卫生、新闻等部门,建立“一站式”赛事活动服务机制,统筹做好赛事服务管理工作。
继续推进各类体育社团社会化、实体化改革。完善市、县、乡镇(街道)多级体育社团网络体系,力争覆盖更多项目、更多人群。推动体育社团深入基层,提升乡镇(街道)“1+5”工作格局。引导体育社团建立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制度,加强社团活动的指导,形成“上级社团组织下级社团、各级社团联系群众”的活动参与形式。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相关保障机制,为志愿服务创造良好环境。
加强体育行业规范建设,积极推进体育标准构建,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规范与标准的制定。规范体育赛事活动,对专业性赛事、群众性赛事、青少年赛事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完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完善体育场馆管理办法及收费标准,建立健身行业和体育培训行业规范。
3.制定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办法,明确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收费标准、开放时段,建立场馆设施维修维护制度等。
州亚运会场馆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市奥体中心、轻纺城体育中心、羊山攀岩中心、柯桥区柯南足球训练基地、上虞体育中心小球馆、诸暨城西开发区篮球馆、嵊州市奥体中心、新昌十九峰景区户外体验项目等亚运场馆建设和改造,提前做好亚运场馆赛后利用规划。积极推进各区、县(市)新建集健身服务、培训服务、赛事服务、会展服务于一体的全民健身中心,到2025年,实现区、县(市)全覆盖。
1.亚运场馆:2021年底前完成绍兴市奥体中心体育馆、柯桥区轻纺城体育馆升级改造项目、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新建项目、柯桥羊山攀岩中心新建项目、柯南足球训练基地项目。
推进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推进社区、行政村“六个一”工程(即社区内一个一周开放时间不低于30小时的学校开放场地、一个多功能运动场、一个百姓健身房、一个体育公园、一个体育组织、每年组织一场社区、行政村趣味运动会),计划到2025年,全市大中型社区和中心村100%全覆盖。鼓励利用屋顶、桥下、地下室、废弃厂房、农村闲置房屋,以及荒地等闲置地块建设体育设施,科学设置闲置地改造体育设施的行政审批制度。推进环城河内侧游步道环通建设,继续实施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因地制宜建设社区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拆装式泳池、笼式足球场等场馆,充分利用市政公园配套建设全民健身设施。鼓励社会力量经营24小时健身房、中小型健身综合体等新型健身场所。严格执行新建小区、行政村配建体育设施政策,推进老旧小区体育设施增加、改建工作,实现全市小区、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加快实现城乡10分钟健身圈。
全面提升体育场馆功能。启动智慧体育平台建设,建设绍兴市智慧化体育公共服务平台(越运动),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体育场地、体育社群、体育活动、体育培训、体育指导等多元化体育服务。开展体育场馆智能化升级工作,实现大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开放学校体育场、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智能化管理。对老旧场馆设施启动服务提升工程,修缮场地,升级设施设备,到2025年,全市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均实现服务大提升。
1.开展体育设施智慧化工程。建设绍兴市数字化智慧体育平台,对全市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智能化全覆盖。
2.升级全市老旧场馆设施,对场地进行修缮,改善灯光、球网等设施,增加最新健身设备,升级或添加残障设施,完善交通、停车等设施。
完善竞技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实施体育名人培养计划,建立全市运动员电子档案,随时跟踪监测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状况,运用大数据对运动员的遗传、形态和成绩增长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实现选材分析数据化,提升运动员选拔的科学性。建立骨干运动员训练保障机制,组建教练团队,并加强与法律、经纪机构合作,帮助运动员、教练员处理好训练比赛之外的事宜,实现骨干运动员训练保障团队化。整合现有资源,组建综合性体育科研所,做好运动队伤病预防、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生理生化指标监测及反兴奋剂等工作研究,强化研究成果运用,全方位保障运动员竞技状态,提升训练管理科学化水平。创新训练模式,重视运动员技术、体能等基础训练,加强与体育科技公司合作,定制专门的智能训练系统,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训练质量,实现训练管理现代化。做好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与高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退役运动员提供深造和就业途径,鼓励退役运动员发挥长处从事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经营管理工作
2.培养运动员自我品牌,挖掘其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经纪团队,做好品牌包装,提升运动员自身品牌意识,加强运动员自身品牌与绍兴的联系,将运动员品牌纳入绍兴体育品牌。
建设高水平教练队伍和保障队伍。建立高层次退役运动员来绍兴执教通道,为重点项目优秀教练员建立金牌教练工作室,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教练员;完善青年教练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促进教练员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最前沿、最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练员;充实基层业余训练师资力量,打通教练员与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和聘任上的转换通道,明确职业发展空间,吸纳一批具有丰富训练经验的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员。
加强学校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推动中小学校配足配齐体育教师,逐步弥补学校体育师资缺额的现状,督促学校开足体育课程、开展课外活动、组建队,丰富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打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从事体育教学通道,探索先入职、后培训模式,帮助学校提升体育专项技能教学水平。建立体育系统教师、教练员到学校任教制度,促进优秀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在体育和教育系统的有序流动,实现体育与教学优质资源互惠共享。
扩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鼓励高等院校设置体育管理、体育经济等相关专业,加大综合性体育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将退役运动员纳入复合型人才培养范围,鼓励运动员退役后到高校学习体育管理相关专业。加强与体育咨询机构、赛事运营机构、场馆管理机构等专业体育机构合作,发挥第三方机构在体育发展规划、赛事策划运营、场馆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综合考虑奥运、全运战略需要,集中资源巩固优势项目,强化潜优势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其他项目。重点发展田径、游泳、皮划艇、赛艇、射击等优势项目,大力挖掘重竞技、三大球、三小球等潜优势项目潜力,扶持发展武术类、击剑、高尔夫、攀岩等新兴项目,适时填补体操类、棒垒球、以及非奥类省运会项目。
在竞技项目培养上,既要发挥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的作用。优势项目和部分潜优势项目的发展由市队主导,社会力量辅助新兴项目,非奥项目以及其他职业化程度高、市场潜力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由社会力量发挥主要作用。
科学制订教练员、运动员配备计划,优化教练员、运动员在各区、县(市)和各训练单位、训练项目上的配置,适度扩大竞技体育规模。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有计划地分类引进高水平教练人才和优秀运动员人才,形成合理的体育后备人才梯队,促进我市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资源共享。积极推进“体教”深层次融合,构建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体育和教育齐抓共管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推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抓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落实中小学开齐开足体育课要求,扩大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立文化课教师、体育教师、教练员在体育、教育系统的双向流动机制,弥补体育系统文化课教师不足、教育系统体育教师不足的劣势。扩大对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名额,保证青少年运动员升学畅通。
建立多元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体校、学校、俱乐部等多方力量的作用,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合理布局竞技体育业余训练点,做好业训点场地设施、师资力量、项目队伍的监督审查工作,按需增加训练点,及时撤销不合格训练点。整合原有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集中优势资源,积极创建实力更强、条件更好、管理更优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组建运动队、体育社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业余训练,鼓励有条件的高中组建高水平运动队,支持参加全国性、全省性学生赛事。组织开展以体育技能培训为主的青少年冬夏令营和集训活动,力所能及提供专业教练员指导,引导公共体育场馆为青少年训练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场地。制定适用体育特长生的学业评价标准和升学制度,设立体育特长生对口升学机制,畅通升学通道,充分保证青少年体育人才文化学习需求。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转变体育教学思维,着重向学生传授科学锻炼方法。改革学校体育课程,丰富体育课程内容,重视专项技能教学,让每个学生掌握2项及以上运动技能,积极推进时尚运动进校园。丰富课余体育训练活动,举办课外体育辅导,支持学校与校外体育场馆、户外运动基地、体育协会合作,建立课外体育活动基地。鼓励举办课余竞赛活动,支持学校举行丰富多样的校内比赛,让每个学生可以参与到体育竞赛中。鼓励学校之间组建体育联盟,大力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推动社团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辅导和竞赛活动。完善体育教师参与课外体育辅导和竞赛活动保障措施,鼓励体育教师发挥社会作用。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对青少年赛事合理分级、分类,鼓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举办青少年赛事,共同打造阳光体育校际联赛,鼓励各单项运动协会举办青少年单项锦标赛、排名赛、争霸赛等,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多元化竞赛平台。
建设新型体校,推动县级体校与优质中小合办学,实现体育资源和文化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提升体校文化教学质量,提升体校学生升学率。推动绍兴市体育运动学校中专部与高校联办体育学院,逐步推进从中专向大专或本科升格。统一体校教师与普通学校教师待遇标准,保证体校教师在工资薪酬、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权利。探索体校与中小学校师资互通共用机制,中小学校为各体校提供文化教学保障,体校为中小学提供体育教学或培训服务,逐步建立正常的体校与中小学校师资交流通道。
进一步加强竞技体育的全市统筹,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管理规范、竞争有序、评价科学、奖罚分明、充满活力的全市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全市竞技体育师资力量,进一步畅通县、市、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通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竞技体育,通过开放竞技体育市场,吸引各类民间资本和社会组织进入业余训练体系。充分利用全市体育公共场馆资源,合办各类性质的青少年运动训练俱乐部,作为我市业余训练网络的有效补充。
加强体育交流合作。通过举办更多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与国内外体育组织建立交流合作机制,积极开展赛事交流、学术交流、人才交流、运动队交流赛等,扩大交流比赛形式方法,学习借鉴经验做法;建立与兄弟省、市运动队之间合作关系,开展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建立与国内各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开展体育人才定向输送,拓宽体育人才升学渠道。
1.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在各区、县(市)建设新型体校,将更多体育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放进新型体校。
因地制宜发展绍兴特色群众体育活动,利用市内体育场地设施开展健康跑、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棋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发展排球(气排球)、围棋、空竹等具有一定优势的体育项目,利用山水资源开展徒步、骑行、皮划艇、铁人三项等户外运动。打造业余竞赛体系,建立市县级每四年举办综合性运动会、乡镇(街道)级每三年举办全动会、行政村(社区)每年举办趣味运动会的机制,在原群众体育系列赛事基础上继续打造10个群众体育品牌赛事。积极引进国家级精品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赛事,力争每年引进2项以上国际级、国家级高水平群众赛事活动,如全国性业余联赛总决赛、分站赛等;调动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的办赛积极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鼓励举办丰富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举办“全民健身与亚运同行”群众体育系列主题活动,2021年举办“迎亚运·科学健身大讲堂”系列活动、“迎亚运·绍兴市健身达人(明星)”评选、棒垒球项目进校园、校园青少年攀岩等活动。
广泛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大力扩充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升社会指导员覆盖面。出台政策,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推动基层健身运动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制度,在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建立社会体育指导站点,由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开展健身指导工作。同时充分调动现役和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以及体育科研人员等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提升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层次和水平,推进身边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建设,扩大监测覆盖人群。探索体医结合模式,推进体质监测和健身指导中心与各级医疗机构合作,在有条件的社区、农村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体质监测站点。重视体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升工作质量,为群众出具个性化、参考性强的体质监测报告和健身指导方案,为准确了解居民体质状况和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发挥老年人、残疾人社团作用,组织符合人群特点的体育活动,在市、县级群众赛事和体育活动中尽可能设置老年人、残疾人项目。加强老年人、残疾育研究,根据人群特点创新健身方法,编制重点人群健身课程,提供有针对性的健身服务。完善各类体育场馆残障设施,以适合老年人、残疾人的健身运动需求。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市本级和各区、县(市)规划建设体育产业园区,发展诸如“体育+纺织”产业园、幼儿体育产业园等有绍兴特色的集群,推进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争取成立绍兴市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培育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集聚产业发展,培育一批优质中小企业。在产业园中引入生产制造企业、创客团队、体育咨询机构、营销公司、金融企业、法律企业等,构建完整产业链。鼓励引进知名体育公司或协会总部进入产业园,鼓励企业联合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同成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以运动休闲小镇为依托,合理布局户外运动项目、休闲娱乐项目,完善配套酒店、民宿、餐饮等设施,打造户外体育运动集群。
争取成立绍兴市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建设多个体育产业园,在园内引进生产制造企业、体育咨询公司、营销公司、金融企业等,鼓励企业与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同成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
做好国家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工作,出台《绍兴市建设国家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工作方案》。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升体育赛事、健身休闲、体育培训服务质量,以及体育制造品供给数量和质量。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推动体育教育、体育旅游、体育医疗等融合型消费。鼓励发展体育夜经济,延长体育场馆夜间开放时间,鼓励投资24小时健身房,举办一批夜间群众性体育赛事及活动。推动假日经济,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合节假日的体育旅游线路、运动休闲项目。扩展线上体育消费,鼓励体育制造企业开设网上直营店,通过明星直播带货的模式推广体育产品和服务,扩大线上体育消费规模。全市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发放体育消费券,定期举办市级、区县级体育消费节,促进体育消费。
编制并落实《绍兴市建设国家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工作方案》,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场景,培养体育文化,实现体育消费规模显著增加。
繁荣竞赛表演业。以打造“国际赛会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完善体育赛事体系。举办具有绍兴自主品牌的内循环赛事,打响“水陆国际双马”、女排世俱杯等现有赛事品牌知名度,创办诸如皮划艇、攀岩、棒垒球、篮球等一系列有绍兴特色的专业性赛事。承办好2022杭州亚运会相关赛事,依托亚运会影响力和高标准亚运场馆,引进一批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大众喜闻乐见的国际国内赛事常驻绍兴。探索职业赛事和业余赛事联动机制,围绕绍兴品牌赛事打造“迎亚运”“越马”等业余系列赛。重视赛事转播权、赞助权、特许商品经营权等相关商业权益的开发。
1.围绕打造“国际赛会目的地城市”,强化品牌赛事的培育和引进,为2022亚运会营造良好的环境。办好绍兴皮划艇马拉松和绍兴国际马拉松赛事,扩大“绍兴国际水陆双马”品牌影响力。
3. 围绕“赛会目的地”主题,对绍兴所有品牌赛事进行包装,每年年初通过发布会形式向全社会公布绍兴系列品牌赛事情况半岛综合体育入口。
拓展健身休闲业。完善健身服务体系,拓展健身服务项目、地区、人群覆盖范围,提供高中低档不同的健身服务。扶持连锁健身品牌、综合性健身馆,推进游泳馆、篮球馆、羽毛球馆等市场需求大的运动馆发展,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攀岩、射击、射箭、击剑、高尔夫等时尚健身项目。加快“百姓健身房”建设,推动健身服务进社区、进乡村。大力发展以户外运动为主的运动休闲服务,发展“水陆空”全方位户外运动项目,依托绍兴山地资源,开展登山、骑行、户外拓展、徒步溯溪、攀岩、房车露营等山地项目,依托绍兴河湖资源,开展皮划艇、龙舟、游艇、垂钓、冲浪等水上运动休闲项目,依托万丰航空小镇发展航空运动相关项目。
引导体育培训业。推动体育教育关口前移,发展幼儿体育教育,发现和培养体育苗子。规范幼儿体育教育内容,以游戏为主,使幼儿掌握跑、跳、投、爬、钻等基本运动技能,培养灵活性、平衡性、柔韧性、协调性。建立幼儿体育活动负面清单,禁止正式体育比赛,禁止专业化、化、小学化训练,禁止幼儿体育考级。开发适宜幼儿特点的体育用品。推动青少年培训发展,加强与职业俱乐部、体育联盟、知名赛事合作共建培训机构,培育一批优质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打造一批品牌体育冬夏令营,为培养和选拔体育人才提供支撑。推动扩大成年人培训市场,引导社会力量为成年人提供培训服务,培养成年人运动习惯。支持退役运动员和优秀教练员从事体育培训工作、进行体育培训创业。
升级体育制造业。引导传统体育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巩固升级现有业务,加速由二产向三产转型,增加产品附加值。鼓励体育制造企业打造自主品牌,适当奖励拥有知名自主品牌的企业。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支出,生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智能体育器材、可穿戴设备等高端智能产品。帮助体育制造企业升级生产线,提高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引导制造业企业在做大产品生产的同时向第三产业拓展,如技术咨询、赛事运营、场馆经营等,延长企业价值链。做好疫情期间体育制造企业出口转内销帮扶工作,帮助企业开拓国内销售市场。
扩大体育彩票业。完善销售网络,在人流量大、人口密集区域增设彩票销售点。创新体育彩票销售模式,加强体育彩票销售管理,控制销售风险,规范彩票收益管理,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拓宽体育文化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自媒体等渠道进行体育宣传。创新体育文化宣传载体,邀请体育明星、影视明星拍摄体育公益广告、体育电影、体育纪录片等。推动体育文化进社区、进乡村,开展体育知识普及系列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鼓励体育社团、体育企业为居民提供免费的体育知识讲解、运动项目体验等服务。
举办“一带一路”系列赛事等,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体育赛事交流。策划国际体育会展、国际体育论坛、国际体育文化节等活动,邀请国际体育明星来绍兴参与相关活动。以亚运会为契机,增进与国际体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对外体育交流人才。
以知名赛事、职业俱乐部、体育明星为核心,打造体育迷文化。鼓励当地赛事、俱乐部开发带有鲜明标志的周边产品,通过体育符号增强居民对赛事、俱乐部的认同感,不断传播体育文化。聘请体育明星担当绍兴体育宣传大使,召开明星见面会等活动,积极与群众互动,宣传体育精神。
建设综合性体育博物馆或绍兴特色的专项体育博物馆,如水上运动博物馆,展出绍兴优势体育项目。设立体育名人馆,展出国际国内体育名人以及对体育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体育名人。广泛挖掘一批体育文物。利用VR、AR等技术提升博物馆与参观者的交流互动,打造“沉浸式”博物馆游览模式。
推动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绍兴体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允许社会资本投资民营体校,支持俱乐部、体育企业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对职业化程度高的项目和非奥运会项目,开展市场化运作,由社会力量培养运动员,借助社会力量推动绍兴运动员、教练员职业化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为群众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体育技能培训服务,鼓励体育协会引进全国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鼓励社会资本成立体育培训、赛事运营、场馆经营等体育服务公司,发展体育金融、体育保险、体育租赁、体育咨询等新型体育业态。
用好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对体育企业进行分级、分类扶持,力争每个细分领域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和1~2个龙头明星企业,充分发挥明星企业对绍兴体育发展的引领作用。
制定体育企业评价指标,将企业分成两个层次进行扶持。第一类是重点体育企业,要求有一定品牌影响力、有市场前景、有创新能力。第二类是明星体育企业,要求有较大品牌影响力、有市场前景、有创新能力,同时能够孵化和带动一批新项目、新企业。
坚持“融杭连甬接沪”战略,以杭州2022亚运会为契机,推进杭绍市民卡“一”,统一景区票价和服务标准,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体育旅游资源共享。着眼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内城市联合承办大赛、创办联赛,打造长三角系列赛、大湾区系列赛,积极参与“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提升绍兴体育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体育医疗融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将体育锻炼作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推动运动医学发展,针对不同身体条件人群,开发适合的运动方法和运动器材,利用AI、VI等技术创新运动方法。推动运动营养学发展,促进运动营养品开发,指导群众合理膳食。支持大健康产业发展,鼓励开办运动康复机构,引导健身房设置运动康复课程,推动康养基地发展。为居民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收集各类日常健身数据和体质监测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居民定制健身计划,推动大众健康服务;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接入医疗系统,为医生正确诊疗提供参考。
体育旅游融合。发挥绍兴山多水多的优势,以运动休闲小镇为核心发展体育旅游。各区、县(市)根据本地特点,设立多样化、差异化体育旅游项目。围绕时尚、文创、山地、水上、空中五大主题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定位准确的运动休闲小镇。以“浙东唐诗之路”为主轴,着力规划建设一批经典体育旅游线路。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发展“体育+农业”的休闲旅游模式,开发采摘、垂钓等休闲项目,鼓励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发展体育主题民宿。完善旅游景区及周边交通、酒店、餐饮等设施。
发展时尚体育小镇、文创体育小镇、运动休闲小镇、水上体育小镇、空中体育小镇等五大类主题小镇,每个主题培育1~2个品牌小镇。
体育传媒融合。围绕打造绍兴赛事品牌发展体育传媒,推动体育赛事版权和转播权市场化,创新权益销售模式,利用新技术创新赛事转播手段;加强赛事包装,重视短视频制作,开发赛事衍生节目;充分利用自媒体、直播平台进行赛事宣传推广。
体育互联网融合。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发线上体育消费平台、运动健身平台,提供场馆服务、赛事服务、健身服务、体质监测等服务。推动建设体育产业互联网平台,使信息在全产业链快速收集、快速加工、快速流通,使市场主体更加快捷、准确的做出市场判断,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支持电子竞技发展,培育电子竞技产业集聚区,鼓励创立电子竞技企业,开发原创游戏作品,布局可承办赛事的电子竞技馆和中小型电子竞技馆,组建职业电子竞技队。
2.搭建运动健身平台,为居民提供线上健身指导,上传每日健身数据,自动分析健康状况,定制健康管理计划,推出网络健身直播。
体育会展融合。举办体育产业博览会、各类体育主题专项会展、体育消费节,与重大赛事同步举办展览会、研讨会。围绕“亚运经济”和“体育消费”两大主题,举办“亚运经济论坛暨国家体育消费城市交流大会”。
加强新时期党对体育改革和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党委全面领导、政府统筹牵头、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建立体育部门与教育、发改、财政、人力、金融、统计、自然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的长效协调工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体育事业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列入相关部门考核清单。
用好市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鼓励各区、县(市)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发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作用,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场馆建设运营、赛事运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推出专门针对体育赛事、体育企业的融资方案,开发体育相关保险、信托等金融产品,加大体育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资本建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重大体育项目发展。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制定高端体育人才引进计划,建立吸引体育高端人才的激励机制,为体育高端人才家属在绍兴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保障。实施绍兴“体育百人计划”,培养体育产业领军人物、明星运动员、教练员等。建立体育人才培训机制,为一线体育工作者、专业技能人才和体育行业领军人物提供培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体育人才培训基地。做好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学习、就业、创业指导,建立优秀运动员到教育、体育系统任教的直通通道。
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统筹考虑体育用地需求。支持闲置地发展体育项目,实行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属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建设体育设施政策,新建居住区要配套不少于地上总建筑面积6‰配建室外体育设施场所(场地面积不小于150平米)或2‰配建室内体育设施场馆(室内单处配套体育设施面积不少于50平米),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完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统计制度、标准和体系,创新对体育发展的考核方式,建立健全体育发展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应用。科学制定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加强对目标任务的管理和监督,逐年逐项分解落实目标任务,跟踪推进。实施规划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表彰奖励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