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综合体育入口南平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工作侧记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深入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善思善谋,积极作为,为推动南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提案是反映民心、、民声的“信息树”,也是为党和政府建真言、献良策、谋善举的“智力库”。2023年度,市政协共收到提案287件,经审查立案257件。这些提案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反映民生问题,涉及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等方方面面,与时代发展“合辙”,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
南平最大的特色是绿色,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是生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科学高效绿色发展路径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加快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前头、作表率。
来自市自然资源局的江建华委员建议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上,构建公园城镇体系,在城乡空间布局、绿色产业、基础设施、景观风貌、文化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努力做到每个空间都有风景、每个空间都有特色产业,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打好基础。
南平市政府根据该委员建议,结合南平实际,制定《南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优化全域国土空间格局,强化底线管控,科学高效配置国土空间资源,提升国土空间品质,构建绿色永续、集约高效、协调统筹、宜居共享和安全韧性的国土空间,推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有力支撑南平市“以国家公园和世界双遗产为依托的国际度假旅游名城、闽浙赣交界地区新兴中心城市、福建省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的城市定位落地实施。
加快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是落实习总对南平“四个方面”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南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将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对南平“四个方面”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抓手,全面系统谋划,高站位推动,环带建设成效凸显,得到国家、省上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民革南平市委会建议以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其交旅融合载体作用,对沿线人文自然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和重构,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新产品,助力做大做强茶、文旅、康养等产业,进一步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此,南平市政府聚焦“环带”建设的总体目标愿景,加快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即251风景道)建设,在道路硬件设施提升完善的基础上,全面植入观景台、服务驿站、茶庄园等软件配套,致力打造成体验丰富、业态新颖、产业兴旺、便捷智慧的世界级线性旅游度假目的地,努力将习总来南考察提出的“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重要嘱托变成美好现实。
无论是普通生活中的一日三餐,还是人生重要的团聚和纪念时刻,美食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是人类共通的语言,也是每个地方的独特文化名片,它不仅仅只是食物的烹饪,更体现了一个地方的地理特性、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是人们对一个地方最直观、真切的印象。闽北美食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深厚、风格独特,但目前闽北的美食旅游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比如闽北美食和美食品牌的宣传推广单一,美食旅游线路与美食展示、美食旅游特色构建不足等。针对于此,民进南平市委会向市政协提出《打造闽北美食文化品牌 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建议通过挖掘历史故事、民俗故事、名人逸事等,将文化和故事“导入”菜谱,打造诸如朱子家宴、延平成功宴等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的餐饮美食。
根据委员的建议,南平市政府积极谋划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完善县域商业基础配套设施,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6个商贸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全省2023年第一批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秉持“旅游+美食”经济培育理念,指导各县(市、区)统筹既有商超超市、商街夜市、美食城等平台资源,结合当地热门景点景区等人气聚集区域,进一步优化布局,开展改造提升,持续完善县域商业基础,为闽北优质美食推介、供应链企业与食材供应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闽江流经三明、南平、宁德、福州4个城市,流域面积约占福建面积一半。九三学社南平市委会建议发挥南平地域优势,打造闽江经济带,全域统筹共下“一盘棋”,加大对内河港口公共设施建设和航道疏浚维护工程的投入,提高通航保证率,实施建溪(南平—建阳)、富屯溪(沙溪口—顺昌)等航道整治和通航改善工程,形成干支直达的内河航运体系,带动闽江沿线港区转型升级,让闽江经济带真正活起来、美起来。
市政府根据委员的建议,积极推动闽江航道复兴,推进江海直达运输发展。2023年,全市开展闽江水口至沙溪口航道整治,按照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闽江干流标准船型通航标准开展整治,整治航道114.66公里。构建以延平港区、延平新城港区为核心,顺昌港区、建瓯港区和武夷新区港区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打造南平至重庆、西安、广西等多式联运线吨。
“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民建南平市委会对全市“四上”企业进行调研,提出《关于加强“四上”企业培育 壮大南平经济规模》的建议,指出应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扶持更多的中小企业成长为“四上”企业。
根据民建南平市委会建议,我市按照“四上”标准筛选各类市场主体,建立“种子库”和“后备库”,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财税优惠、政策扶持等工作,对企业经营成长给予长期关注,跟踪服务,助力企业健康成长。强化财政资金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培育孵化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使用好“科技贷”“纾困贷”“科特贷”等金融产品,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妇女能顶半边天”,但妇女就业并不充分,根据市妇联的调查,2018年—2020年,妇女占从业人员比例均未达到45%的标准。因此,市妇联建议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服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规范企业责任,助推妇女就业创业。
根据市妇联的建议,市人社局、卫健委、妇联、残联等部门通力合作,提升女性就业技能,树立和宣传优秀妇女典型,开展创业创新培训,全力维护女性就业权益。搭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数据、网络直播、线下服务三大平台,为女性求职者提供免费职业指导和岗位匹配,举办线万名女性求职者参与,帮助2000余名灵活就业女性通过零工市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2022年,福建省第十七届省运会、第十一届老健会成功在我市举办。但赛事之后,如何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避免场馆闲置,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促进我市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致公党、民盟南平市委会以及刘静萍、全、温颖能等委员围绕省运会场馆赛后综合利用的问题,纷纷通过提案出谋划策。建议理清体制机制,建立公司化运营模式,实行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开展多元化管理经营,提高场馆价值实现,激发体育场馆的活力;充分利用市体育中心现有场馆,科学布局室外体质监测设备半岛,市民可在手机客户端与系统进行互动,了解中心概况和各场馆位置,全面提升场馆管理服务水平和信息发布时效性。
市委市政府坚持体育中心的公益性定位和体育属性,坚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选择合理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更好地发挥场馆在全民健身、体育培训、商业开发、赛事演艺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功能。体育中心按照“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模式实行市场化运营,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推动扩大全民健身参与人群,培养体育消费市场,努力将其打造为集全民健身、赛事、培训、文娱、教育、商业、研学旅游等功能相融合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充分利用场馆优势带动全市“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链条,吸引企业主动参与赛事活动,发挥品牌主力店作用,吸纳便利店、小吃店、雪茄吧、咖啡吧、体育品牌销售、零售等业态入驻,为市民群众提供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一件件提案凝聚了委员们的心血和汗水,充分体现了市政协与委员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体现了心系民生、为民解忧的热忱和情怀。站在新起点上,市政协将充分发挥提案聚焦重点、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优势,将更多的睿智之言转化为助推发展之举、改善民生之策,努力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推进落实汇智助力。(邱冬勇)